尹沧海教授作品欣赏——写生篇(北京、天津写
唐代张璪《绘境》有云: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。”中国的山水画之所以不称为风景画,花鸟画之所以不称为静物画,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是“心源”与“造化”交织融合的主客一体产物。即便是在对景对物的写生作品中,这一根本性质也同样贯穿期间。尹沧海教授的写生作品或记录着他所踏遍的万水千山,或记录着他所偶遇的一花一物。在这些作品中,观者能鲜明感受到,画家的思绪是如何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,又如何将情思透过物象及其笔墨造型传达出来,正应了南朝刘勰《文心雕龙》之语:“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情溢于海”。
北 京
尹 沧 海 教 授 按
皖北萧县是我的出生地,这是一个画风极盛的地方,而这一代老一辈的书画名宿大都毕业于国立艺专(现在的中国美院)。我自小耳儒目染,骨子里雅好江南,那儿的名山净水,绿柳红墙,樯橹酒肆,巍巍学府……然而阴差阳错,命运却使我选择了北方,恍惚间已三十余年矣。
这些年来去过北方的许多地方,当然也包括北京、天津周边地区,如京郊十渡,我先后去过五次,大约都在秋季,我们的足迹几乎踏遍了这一地域的山水景观。或激情而欢愉,或安然恬淡,或似渡头钓叟,或为午夜羁旅……山水依旧,或因彼时情感不同而画风略有变化。而京西的妙峰山,也是一个幽谧的好去处,我曾三次写生都刚巧赶上了雨天,我这个人在雨天里总是感觉适意而约略伤情,亦如常虹兄诗中情境,“暮雨潇潇急,西山一叶秋。匏尊思旧友,独自莫登楼”。北京周边的古长城也是要去的,这些年,我先后去过北京怀柔野长城、箭扣长城、金山嶺长城,八达嶺长城,古北口长城以及天津蓟州的黄崖关长城等,画了数帧写生,酿得几多愁绪,总想抽时间画一帧关于长城的大创作,只是至今亦然未能得闲。至于园博园奇石园,那是一位朋友的好去处,老兄好酒,每次雅聚都几乎是不醉不归,这些奇石的写生皆出于此。
“渔阳鼙鼓动地来,惊破霓裳羽衣曲”指的是公元755年,安禄山叛唐,蓟州盘山(古渔阳)相传这儿曾有两条龙气萦绕,一条平缓而另一条则直冲霄汉,即为现在的掛月峰。唐以后,峰顶便多了一座塔以镇龙气。而穿越了千年后的今天,四海承平,这儿便成了人们的旅游盛地,而作为艺术家,我们也常常应邀来此写生。若赶上天晴时,站在峰顶可以俯瞰京津。这儿的松奇景美,清乾隆帝就有“早知有盘山,何必下江南”之说。《蘿月松风》《静拂云根别有山》即是在掛月峰下的课徒写生。

北京·十渡写生之一
48×88cm2011年

北京·十渡写生之二
48×88cm
2011年

北京·十渡写生之三
48×88cm
2011年

北京·十渡写生之四
48×88cm
2011年

北京·京华写生
44×59cm
2017年

北京·京西妙峰山写生之一
44×59cm
2015年

北京·西京妙峰山写生之二
44×59cm
2015年

北京·京西妙峰山写生之三
44×59cm
2015年

北京·京西妙峰山写生之四
44×59cm
2015年

北京·京西妙峰山写生之五
44×59cm